电话:
0379-64680095(接听时间8:30-18:00)
地址:
涧西区天津路联盟路口文兴现代城11楼A01室
公交:
市内乘11、21、25、29、31、35、46、70路公交直达
心理咨询疗法
心理咨询四大流派:精神分析; 行为主义; 认知流派; 人本主义。
(一)精神分析: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两部分: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不能被本人所意识,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动机与***。他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认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摆布个人命运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与生俱来,包括着先天本能与原始***;自我由本我分出,处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对本我进行控制与调节;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与理想两部分,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去***本我的冲动。三者通常处于平衡状态,平衡被破坏,则导致精神病。
精神分析在咨询过程中的应用:
1.自由联想:经典的自由联想是,不管咨客脑子里浮现什么想法,都说出来。不管这些内容多么荒唐,自己感觉是多么微不足道,也不管它对现有道德规范多么不容许也包括对医生的看法。不要有任何顾虑和约束地说出浮现在脑子里的所有内容。
2.阻抗:咨客表现出联想的不够自如,常表现出说话中断,吞吞吐吐或没有什么话可说了。或故意避开一些问题,或则与咨询师辩论。阻抗是不愿把潜意识里的内容表现出来的表现,因为他们很怕触动自己的“伤疤”。因为这是一个无意识过程,所以咨客是不知道的。破除阻抗并不容易,这是分析治疗的***艰难过程,也是***费时间的原因。面对阻抗咨询师要有足够的耐心,阻抗的出现也是发现咨客精神防御机制的重要线索。
3.移情:在会谈中咨客把咨询师当作发泄的对象,这就叫移情。弗洛伊德认为移情是咨客早年与父母关系的再现,并不是对咨询师的真正态度,这是咨客把早年的经验移植到咨询师的表现。移情也分正性移情和负性移情。在移情中咨客往往把咨询师当作特殊的人物,这时候咨客可能对咨询师依赖增强,要求甚多,或对治疗师面前像个小孩或则对治疗师产生爱恋。移情的出现对咨询师是很大挑战,对移情的处理和解释也是咨询师的重要治疗技术。要让咨客知道她的这些表现是未成熟的心理的再现。移情对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在分析学里***难掌握的技术。
4.对梦的解析:这一段参考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
5.解释,修道,领悟:治疗的过程里咨询师对咨客的一些情况给与一些解释,但这种解释应在良好的治疗关系下进行。对于一些问题的提醒一般仅一次的提醒是不够的,咨客的很多问题都在生活里显示出来,所以咨询师根据咨客生活上的变化,恰当的时候给与提醒。持续帮助咨客解决冲突称为通道。在这种长期的治疗中咨询师的提醒和帮助下咨客逐渐领悟到自己问题所在。
(二)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学派(又称早期行为主义学派)于1913年产生于美国,其创始人是华生(J.B.Watson,1878—1958)。这一学派不同意心理学探讨意识,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目的应是寻求预测与控制行为的途径。他们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客观观察所能获得的并对所有的人都清楚的东西”,也就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R)的行为公式。行为主义主张客观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摆脱主观思辨的性质,更多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但他们无视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反对研究意识,引起不少人的非难与反对。
行为主义心理咨询:
是以学习理论和行为疗法理论为依据的心理咨询,主张把心理咨询的着眼点放在来访者当前的行为问题上,注重当前某一特殊行为问题的学习和解决、以促进问题行为的改变、消失或新的行为的获得。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但对心理咨询产生较大影响的却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无条件反射。如果给狗以铃声不会引起唾液分泌,但是如果给狗以铃声时即喂食,这样结合多次后,单独听到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原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的刺激物——铃声,变成了引起唾液分泌这种无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食物信号,转化为信号刺激物,引起唾液分泌。如果形成的条件反射不予强化和保持,就会产生条件反射的消退。对于在无意识中的条件反射所形成的不良习惯、心理问题、心身障碍等,在咨询时可以使用反条件刺激予以清除和击退。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是指强化动物的自发活动而形成的条件反射。斯金纳在实验箱中放一只饥饿的老鼠,老鼠在箱中乱窜时,偶尔按压了一下能掀动食物的横杆获得了食物,强化几次后,条件作用就迅速形成了。在咨询中,只要咨询者对期望的某种行为予以奖励,这种行为就会获得强化,反之就会消退,若予以惩罚,会加快消退的速度。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认为人的大量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学习而获得的。和建立条件反射一样,榜样学习也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学习的基本方法。
在行为疗法中还有另外一些常用的方法,如系统脱敏法、想象厌恶法、强化法、思考停止法等。
(三)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后迅速发展。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U.Neisser)的《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学派理论的成熟。广义的认知心理学还应该包括皮亚杰(J.Piaget)的发生认识论,他把人的认识发展看成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并仔细研究这一过程的发展阶段。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科学,因此,也叫信息加工心理学。他们强调人的已有知识结构对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并力求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方式发现人们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规律,达到探究人类认知活动规律的目的。他们还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对人的认知过程进行整体综合分析。
认知行为心理咨询: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
认知治疗对道德颓废、堕落,罪恶感和害羞症状较有效。对于PTSD与情感性或焦虑性或人格疾患(***性、边缘性、自恋性人格疾患)并存的当事人,较常使用认知治疗法治疗。
它强调意识层面的领悟。治疗的解释工作集中在求助者可以接受和理解的意识领域,不深挖求助者无意识内容和无意识冲突的本质,也不寻找当前症状的象征性含义。但是,仍注意无意识的影响,强调重视求助者自我教育的作用。
治疗过程大致如下:
1. 面询。每次面询的时间在 60--90 分钟。每次治疗结束时要求求助者写出面谈中治疗者解释的意见,以及个人的体会,并记录下心中仍然存在的疑问。
2. 初次面询主要了解求助者表现出的症状,其产生和发展的全部过程。并确定求助者是否适应认识领悟法的治疗。强调求助者在治疗过程中对治疗者提出的疑问和解释要积极思考,并且认真付诸实践。
3. 在之后的面询中,需要了解求助者以往的生活史,引导求助者分析自身的症状,揭示其根源。
4. 当求助者在治疗者的引导下彻底明白了自身问题所在,不再有内心冲突带来的紧张、恐惧和偏激行为时,治疗即可结束。
(四)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受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影响比较明显。形成心理学的第三思潮。
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需求层次理论,即马***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犹太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提出的需要层次论,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是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到起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2.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刚出生的婴儿并没有自我的概念,随着他(她)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他(她)开始慢慢地把自己与非自己区分开来。当***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后,人的自我实现趋向开始激活,在自我实现这一股动力的驱动下,儿童在环境中进行各种尝试活动并产生出大量的经验。通过机体自动的估价过程,有些经验会使他感到满足、愉快,有些即相反,满足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寻求保持、再现,不满足、不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尽力迥避。在孩子寻求积极的经验中,有一种是受他人的关怀而产生的体验,还有一种是受到他人尊重而产生的体验,不幸的是儿童这种受关怀尊重需要的满足完全取决于他人,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据儿童的行为是否符合其价值标准,行为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关怀和尊重,所以说他人的关怀与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儿童不断通过自己的行为体验到这些价值条件,会不自觉地将这些本属于父母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渐渐地儿童***放弃按自身机体估价过程去评价经验,变成用自我中内化了的社会的价值规范去评价经验,这样儿童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就发生了异化,当经验与自我之间存在冲突时,个体就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预感到经验与自我不一致时,个体会运用防御机制(歪曲、否认、)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相一致。如果防御成功,个体就不会出现适应障碍,若防御失败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是经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用罗杰斯的话说“变回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人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咨询:
1、人性观:他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每个人总体上都是积极的,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都有成长的潜能。每个人都可以自我改变。
2、自我概念理论:罗杰斯认为人的自我概念是由大量的自我经验、体验堆砌而成,是个人对自己的主观看法。在自我概念中,人有两种评价过程。一种是有机体的评价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真实地反映自我实现的倾向。第二种是价值条件化的过程,这是建立在对他人评价的内化或对他人评价的内投射的基础之上,不能反映个体的实现倾向。这也就是个体为了取得他人的积极评价,把他人的评价当作自己的评价,压抑了自我的真实感受。
价值条件化的作用使人的自我概念中经验和体验不一致,导致心理失调的产生,以人为中心疗法是一种非指导式心理治疗。他不同意传统的精神分析治疗把当事人当作病人看待。他强调人有自我改变的能力。因而他并不注重任何具体的治疗技术,而注重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治疗关系,注重治疗者对当事人的态度。
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基本要义是:心理治疗时以接受治疗的当事人为中心,重视他的人格尊严,将心理治疗过程视为在心理医师与当事人之间所设置的一种自我成长的教育机会。在实施心理治疗时,罗杰斯特别强调,要想使个人中心治疗有效,咨询员在态度上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真诚:心理治疗者必须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当事人,使当事人感到他言谈恳切,表情自然,从而创造良好的治疗情境。
2.同感:治疗者聆听当事人陈述后,能够象当事人自己那样感受他的内心世界并表达出来,使他觉得自己的问题受到重视
3.对当事人所陈述的一切,要无条件地接纳,不做任何批评,使他可以无拘无束的向咨询员倾诉。
本文是【http://www.lyxlzxyjh.com 洛阳心理咨询,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婚姻心理咨询-洛阳心理咨询研究会】原创,转载时请务必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出处
地 址:http://lyxlzxyjh.com/home-articleinfo-fid-3-id-295.html